对孩子的鼓励伴随每日每时的练琴中,扳着面孔不是严格要求
家长对孩子的起居生活有求必应,却那么吝啬称赞孩子,担心他轻飘骄傲。人是需要鼓励的,更何况孩子。要培养孩子的信心,从今天起就要学说一个口头禅;聪明!在指出孩子的缺点之前,先说“聪明”!孩子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,立刻夸耀“聪明”!先前经常说的“笨蛋”之类的词,都改成“聪明”!每天练琴之前先说:聪明的孩子练琴吧!
计时制与计件制
规定孩子每天一个固定练琴时间,孩子会找各种理由,喝水撒尿挠痒痒等来拖延时间。如果规定每天必须弹完几条,孩子会越弹越快潦草收场,适当的联系是好的,但是过量却会让孩子反感。在家练习既不计件制也不计时制,家长应该自始至终按老师的要求督促辅导练习。
上完课不要去逛街游玩
开始学琴阶段容易犯错,往往上课的时候什么都会了,回家练习就都忘了。因此要说服孩子,上课后当天把老师讲的课练习一阵,温习老师讲的上课内容。要是一下课就去逛街或者去游乐场,孩子往往就会因为游玩而忘记上课时老师的教学。
老师没有布置新功课,孩子也在进步
新的功课应当是学生自己练出来。老师指导后,学生再去复习这些功课才是学得技术的途径。孩子没有弹好的课程重新弹,是正常的。但每当如此,家长的脸立刻拉长,给孩子留下喜新厌旧的阴影。有的家长认为复习功课是浪费学费,这就更加大错特错,让孩子提心吊胆,也让老师很为难。
孩子一次达不到老师的所有要求是正常的
一次正确的弹奏是多方面的。音要弹对,节拍要准确,手的姿势不能走样等。年幼的孩子不能一次就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好,家长不妨逐次增加要求。如开始先强调音要弹对,节拍手型先不管。音弹对了,再注意节拍,一项一项的与孩子一起回忆老师的要求,并让孩子自己找出错误和不足。这样逐项达到老师的要求,直到孩子认为要求做到了,经你的验收合格才算练习结束。
不能用好或坏来评价孩子上课的进展情况
如果孩子学的是跳高,家长就明白,并不因为孩子没跳过一定高度,就不好。孩子学琴上课的进展情况,没有达到一定程度,同样也不能说不好。应该用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不够之处来总结。好或坏用来评定品德的两个字,不能用来评定学琴过程。
学习钢琴。从完全不会到会弹一些简单旋律,到两只手的互相配合这样的阶段,一十五六岁的儿童。大约需要一年左右时间。这是弹奏钢琴的初步,还谈不上掌握钢琴技巧。再往下进行,就会遇到一些麻烦。弹奏十六分音符组成的稍快的句子,手指会歪歪扭扭,总弹不好。为了能弹好这些句子并提高程度,教师这时不得不费尽苦心使学生去获得手指本身的弹奏能力,学生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以尽快学到这点。对于条件较好,头脑灵敏又能集中注意力的学生,如在合理方法指导下,会顺利地甚至不知不觉地度过这一难关。但相当一部分初学者,在这时遇到了障碍,如果解决得不好,还舍在以后形成毛病。所以,有人把这一难关称为“危机”。一旦度过,就可以说是完成一个飞跃,开始掌握钢琴技巧。